<menuitem id="alxhc"></menuitem>
    <ins id="alxhc"><th id="alxhc"><var id="alxhc"></var></th></ins>
    <mark id="alxhc"><var id="alxhc"></var></mark>
      <output id="alxhc"></output>

      <output id="alxhc"><nobr id="alxhc"></nobr></output>

      <sup id="alxhc"><small id="alxhc"><delect id="alxhc"></delect></small></sup>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產業資訊 » 產業 » 新型顯示 » 正文

      顯示與交互技術不斷突破,元宇宙正在成為現實

  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23-10-07 瀏覽次數:576

       近日,meta發布了混合現實(MR)頭顯Quest3,作為對標今年6月蘋果發布的Vision Pro的產品,meta公司CEO扎克伯格稱Quest 3為MR頭顯的“未來”。近段時間以來,人們對元宇宙的想象似乎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。

      相比傳統PC和手機,VR/AR(虛擬現實)設備需要解決的是“顯示”與“交互”兩個特殊需求,也是最重要的兩個技術面。今年以來,一系列“史上最強”的性能已不是科技大廠們的營銷口號,而是行業關鍵技術實實在在的突破。

      Micro LED等主動式微顯示技術未來可期

      蘋果Vision Pro的面世,是2023年虛擬現實行業的里程碑事件之一,蘋果的產品規劃一向穩健,往往被認為是產品對應的產業和技術是否成熟的風向標。Vision Pro搭載了主動式微顯示技術Micro OLED(硅基OLED)屏幕,分辨率達到單眼4K、雙眼8K水平,大幅削弱顆粒感,提高渲染畫面對現實場景的擬真感。

      虛擬現實設備主流顯示技術主要包括被動式微顯示技術、主動式微顯示技術等。被動式微顯示技術包括LCD、LCoS和DLP,工作時需要LED作為光源。目前大多數VR頭顯使用的是LCD屏,LCD技術已經較為成熟,但光機體積較大、光展量有限,難以適應功能復雜、日趨輕小的AR(增強現實)和MR(混合現實)設備形態。

      主動式微顯示技術采用自發光,主要包括Micro OLED和Micro LED,能更好滿足穿透式眼鏡的要求。其中,Micro OLED是現階段的主流技術,包括雷鳥創新、XREAL以及Rokid都廣泛采用了Micro OLED屏幕。洛圖科技線上監測數據顯示,2023年上半年,Micro OLED在AR產品線上市場的份額達到94%。

      然而,與風頭正勁的Micro OLED相比,業內人士認為,同屬于主動式微顯示技術的Micro LED有望在未來成為更多MR屏幕的良好解決方案。工信部等五部門印發的《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(2022—2026年)》明確,將重點推動Micro LED等微顯示技術升級,加快近眼顯示向高分辨率、大視場角、輕薄小型化方向發展。

      近年來,如TCL華星、利亞德等顯示行業主導企業在Micro LED領域加大布局。“公司Micro LED產品已推出2年多,現在價格跟最初比已經下降很多,目前產品供不應求,5月份利晶工廠的產能已經從800KK/月擴到1400KK/月,計劃年底前繼續擴到2000KK/月。”利亞德方面向記者表示。

      “從技術特點來看,Micro LED的替代優勢十分明顯。”集邦科技研究部副總邱宇彬在接受《中國電子報》記者采訪時介紹說,例如,Micro OLED采用的是有機材料,存在壽命短、不穩定等問題,而Micro LED使用的是LED,具有極強的穩定性。

      對于MR產品來說,亮度至關重要。賽迪顧問物聯網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劉暾向《中國電子報》記者指出,對于AR設備而言,為了匹配用戶周圍光線的亮度,把虛擬影像投射到現實世界中,需亮度更高的顯示器。因此叢中長期發展看,Micro LED技術是較OLED更加優良的選擇。

      劉暾坦言,目前,Micro LED尚處于技術發展初期,其在芯片、全彩顯示、巨量轉移、背板與驅動、檢測與維修等諸多方面都面臨實際問題。亦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,Micro LED的技術瓶頸大概率會在2025年后有所突破。

      流暢交互背后的“芯”力量日趨強大

      在Quest 3發布會上展示了這樣的產品功能:用戶只需要輕輕點擊頭顯側面,Quest 3就能瞬間把人們從虛擬世界帶回現實世界——可以選擇在餐桌上彈虛擬鋼琴,在茶幾上搭建巨型虛擬樂高,還能夠轉身和坐在身邊的朋友聊天……畫面中,人們能夠明顯看出Quest 3的MR透視畫面的清晰度相較于Quest 2有大幅提升,Quest 3前端顯示部分比Quest 2前端輕薄了40%。這背后,離不開其底層提供性能的芯片——高通驍龍XR2 Gen 2芯片,它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強大的計算能力。

      相比傳統PC和手機,VR/AR設備需要解決的是“交互”與“顯示”兩個特殊需求,也是最重要的兩個技術面。顯然,傳統的PC、移動通用芯片無法滿足VR/AR設備對于這兩方面的特殊需求,需要專用處理器根據不同的VR/AR形式和應用場景進行定制化設計。

      從2022年起,meta便與高通簽署了多年戰略協議,通過面向meta Quest平臺定制的驍龍XR平臺,優化產品體驗。近日,高通新一代XR芯片幾乎與Quest 3同時發布,將幫助meta Quest 3更好地推向大眾市場,切實打破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壁壘。

      高通技術公司副總裁兼XR業務總經理司宏國介紹,這顆高通驍龍XR2 Gen2芯片主要在沉浸式體驗、交互能力上做了大幅度提升。

      第一是面向視覺、圖形和多媒體的沉浸式體驗。這顆芯片在架構層針對性能和能效進行了大幅度優化,GPU的性能比前代芯片提升了2.5倍,開發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平臺的GPU能力,在同樣的視覺效果下節省50%的功耗。第二是流暢交互。XR設備的算力消耗是老大難問題。針對6DoF中的特征探測和追蹤功能,第一代驍龍XR2是通過軟件來實現的,但在第二代驍龍XR2上,高通嘗試依靠硬件實現,將其放在芯片硬件視覺分析引擎中,從而實現了性能提升,并降低了功耗和時延。

      不同于高通,蘋果在Vision Pro設備中使用了M2+R1的雙芯片組合。在Vision Pro的芯片配置中,專為混合現實耳機設計的芯片R1搭配了為最新MacBook Air的同款處理器M2芯片一起運行。其中,M2芯片負責瞬時交互、運行計算,使用戶可以通過頭顯設備訪問應用;R1屬于低功耗芯片,處理來自12個攝像頭、5個傳感器和6個麥克風的數據,以在12毫秒內將新圖像傳輸到顯示屏中,極大緩解了眩暈問題。

      不同公司由于策略不同,對設備中芯片方案的選擇也不盡相同。有業內人士認為,現階段,雙芯片架構可能更加實用,能夠跟隨市場需求變化而靈活調整。

      近年來,國內有不少芯片公司開始發力適用于XR領域,與主芯片配合的協處理器。銳思智芯的新一代產品ALPIX融合視覺傳感器,能夠為AR和VR設備提供性能和功耗優勢;每刻深思智能所推出的低功耗感算一體智能芯片,也已經廣泛用在AR/VR/MR以及智能座艙等復雜人機感知和交互場景......

      “頭顯向硬件提出了新需求,需要跟攝像頭、顯示屏幕連接,跟人機交互方式提供算法和服務,值得一塊專有芯片。此外,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,需要把更多的CPU和GPU的工作從終端轉移到云端來做,沒有雙芯片架構可能很難做到。”XR芯片公司萬有引力聯合創始人兼CFO王海青說。

       
      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「中國半導體照明網」網站所有,如需轉載,請注明文章來源——中國半導體照明網;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,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、復制、轉載、散布、引用、變更、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。
       
      [ 資訊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

       
      0條 [查看全部]  相關評論

       
      關于我們 | 聯系方式 | 使用協議 | 版權隱私 | 誠聘英才 | 廣告服務 | 意見反饋 | 網站地圖 | RSS訂閱
       
      免费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的视频,chinese勾搭videos外卖,扒开腿挺进湿润的花苞,卡1卡2卡3国产精品

      <menuitem id="alxhc"></menuitem>
        <ins id="alxhc"><th id="alxhc"><var id="alxhc"></var></th></ins>
        <mark id="alxhc"><var id="alxhc"></var></mark>
          <output id="alxhc"></output>

          <output id="alxhc"><nobr id="alxhc"></nobr></output>

          <sup id="alxhc"><small id="alxhc"><delect id="alxhc"></delect></small></sup>
         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